大家好,我是何同学。8月25日查到HCIE云计算实验考试通过,还拿到A分成绩的那一刻,我盯着屏幕愣了好几秒——连我自己都没敢想,曾经怕考试、拖延症严重的“学渣”,居然能啃下这块硬骨头。现在心情还很激动,想把这段从“焦虑摆烂”到“顺利通关”的经历分享给大家,希望能给同样迷茫的小伙伴一点参考。
我从小就不算擅长学习,考试对我来说一直是种“折磨”,加上拖延症根深蒂固,去年通过HCIE云计算笔试后,一想到要面对复杂的实验操作,就总找借口“再等等”,备考计划一拖再拖。
后来我入职做云计算运维,看着同届同事陆续拿到HCIE证书,讨论技术时能轻松聊起实验细节,而我只能站在旁边插不上话,心里又焦虑又着急。可即便如此,我还是没勇气真正开始备考,直到某天翻到考试券,发现距离过期只剩一个多月——这下再也没法逃避了,只能硬着头皮上,总不能让之前笔试的努力白费。
刚开始准备实验时,我简直是“步步维艰”:要么环境登录半天没反应,要么输错一个命令导致整套配置出问题,连截图都不知道该截哪些关键界面。每次卡住,我就只能厚着脸皮私聊辅导老师,或者在备考群里请教大家。
特别感谢石凡老师和谢作苗老师,不管我问的问题多基础,他们都没有一点不耐烦。有好几次我练到深夜11点,遇到死活绕不过去的排障问题,老师还特意跟我1v1远程看操作过程,甚至打电话帮我梳理思路;我把做完的截图、画图题发给老师检查,他们也会逐一看得很仔细,比如提醒我“这里漏了设备状态界面”“那张拓扑图重复了可以删掉”,帮我在细节上少走了很多弯路。
我真正沉下心备考,其实是考前一个月才开始的 —— 之前都是用碎片时间学一点,主要是怕给自己太大压力,反而越逼越抵触。一开始,我必须全程跟着讲课视频才能推进,每一步都要对着视频里的操作来;慢慢练得多了,不用看视频,靠着自己记的截图笔记也能做下去;直到考前几天,才终于能独立把整套题目完整串下来做一遍。
这里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教训:刚开始我完全不理解实验题的原理,只是机械记步骤,浪费了好多时间。后来做得多了,不光条件反射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,也慢慢琢磨懂了题目背后的逻辑——比如为什么要先配置这个参数,那个步骤的作用是什么。直到真正理解了,才敢说自己能“独立”完成实验。所以建议刚开始学的同学,一定要试着搞懂每一步的原理,别像我一样走“先死记、后理解”的弯路。
我是在北京考场考的,华为园区的环境特别好,整个氛围很安静,不会让人觉得紧张。一个考场大概有十几个人,那天考云计算的只有3个,数通考生是最多的。
考前一天我在园区附近订了酒店,结果因为太紧张,晚上几乎没睡着,还好第二天脑子还算清醒,没影响发挥。平常练习我主要练的是v2版本——v2在v1的基础上给CCE增加了一些内容,截图量也比v1多一点。没想到考试时抽到了v1,做起来特别顺:迁移题大概花了1小时,后面越做越快,到12点就把所有实操题都做完了,应该是当天考场里云计算考生中做得最快的。
实操过程中没遇到什么卡点,做完瞬间松了一大口气。但规划题确实拖了后腿,因为背得不够扎实,花了两个多小时不说,最后还有几个空是蒙的,考完特别慌,总怕规划题扣分太多影响结果。好在最后出成绩是A分,看来只要实操题能顺利完成,规划题大部分做对,基本就能稳过。
从备考群里大家的反馈来看,北京考场的环境还是比较稳定的,很少出现设备故障之类的突发情况,后面要去北京考试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。
现在回头看这段备考路,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难——难的是一开始鼓起勇气行动,难的是遇到问题不轻易放弃。特别感谢辅导老师的悉心指导,跟着老师的备考流程一步步来,不用自己瞎琢磨,真的会踏实很多。
希望后面备考的小伙伴,都能少点焦虑、多点耐心,别像我一样一开始拖延。相信只要坚持练下去,大家都能顺利通过考试,拿到属于自己的HCIE证书!